|
物業公司如何降低物業管理成本的九項措施發表時間:2021-09-21 08:28 物業管理系統化是指專業化的物業管理企業接受業主、業主委員會或其他組織委托,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業主簽定物業委托合同,對已經竣工驗收的物業進行維護、修繕和管理,對物業區域內的設備設施及其相關場地提供管理維護的有償活動。 它以服務為宗旨,以經營為手段,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為目的。但物業管理相對于其他行業,是一個微利多勞的行業,因此若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則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物業管理應早期介入,站在使用者角度,改進和完善物業設計,監督施工質量,完善物業的使用功能。有利于提高物業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從而降低物業管理的維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2、將部分項目承包給專業公司。如與城市環衛公司簽署合約,使其負責垃圾清運工作;與保安公司簽定保安合同,請保安公司提供保安服務。 3、充分利用物業資源,開展多種經營進行創收,除日常公共服務外,要開展多種經營,針對業主需求開動腦筋。 4、全面節約各項費用,建立行之有效的獎懲制度,獎勵節約、懲罰鋪張浪費,提高員工的節約意識,實行以舊換新,綜合利用。另外,對水、電、電話費等加以控制,對于打的費、餐飲費等費用實行憑票報銷制度。 5、合理定編定崗,整合資源。聘請專業化多功能人才,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辦事效率,使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崗位,物盡其才。 6、完善采購招標制度,進行招標方式采購,防止"暗箱操作". 7、進行智能化管理,可以減少企業員工人數,從而降低人工費用。 8、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其含金量,資質等級,創立屬于自己的品牌,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轉化,提高企業影響力。 9、進行物業本身保險、員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降低企業風險,同時也為企業減少后顧之憂。 房子公攤面積怎么算 一、房子公攤面積計算 1、公攤面積=公攤系數×套內建筑面積; 2、公攤系數=總公共分攤面積/(套內建筑面積×總套數); 3、套內建筑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 綜合以上公式可以得出:公攤面積=總公攤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總套數]×(套內使用面積+墻體面積+陽臺面積)。如果想要計算建筑面積,可以在得出公攤面積之后運用公式(建筑面積=套內建筑面積+公攤面積)得出結果。 公攤面積越小,意味著得房率越高,購房者花在不可支配面積上的錢也較少。但是公攤面積過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整體的美觀和居住的舒適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得房率越高并不一定代表公攤面積越少,如果將贈送面積計入套內面積,得房率自然就"拔高"了,零公攤也是這個道理。 二、公攤面積的合理占比 1、7層以下住宅公攤率為7-12% 多層建筑一般是指層數在6層左右磚混結構的建筑,其參與公攤部分的面積包括外墻水平投影的1/2,樓梯、樓梯間和為住戶提供服務的物管用房(熱交換站、水泵房、配電室等)。 2、7-11層住宅公攤率為10%-16% 樓層為7-9層的小高層公攤取決于各樓盤自身的情況,不同的小高層樓盤公攤也有差異。在沒有地下設備用房、底層沒有商鋪、底層架空的情況下,小高層公攤系數在10%-15%之間,而帶電梯的小高層住宅,公攤系數在15%-20%之間。 3、12-33層住宅公攤率為14%-24% 根據建筑規模的不同,高層建筑一般在25-33層之間,而且高層住宅的樓梯高度最高。另外高層建筑有電梯及電梯前室占用了空間,也有安全通道樓梯占用空間,還有"管道井"、"強電井"、"弱電井"等公用設施都占用了空間。所以高層建筑較多層建筑的公攤面積要大得多。 4、別墅類的公攤率為1%-8% 一般來說獨立別墅沒有公攤面積,聯體別墅有較少的公攤面積。公用面積分攤的原則是僅存在于本樓內部并與本樓建筑結構存有連接的部分,并且僅向本樓居住者提供非營利性服務,不符合此條件的建筑不得計入公攤面積。 |